top of page


“在這裡──
說出你與電影裡不同的 「香港印象」”

在電影鏡頭下,香港總是被塑造成一個五光十色、璀燦而有光芒的國際城市。《玻璃之城》打造的香港大學充滿歐式建築風味,那裡的學生都是高學歷、家境豐厚,就像每個香港人的讀書時期都是這樣高雅的。畢業了,投身社會工作,每個打工仔都像《華麗上班族》裡刻畫的,穿的很端莊,每天拿著咖啡在中環裡遊走。就算是比較基層的,《歲月神偷》裡的賣鞋匠、《天水圍的日與夜》裡頭的超市員工,他們不用為生活煩惱,還有時間去談理想、談感情。但是,電影裡的角色總是戴著脫離現實的光環,就讓我們帶你走進電影的場景、故事和人物,再穿梭在現實中的橫街窄巷、風土人情。你會發現,在電影和現實中分別看到的,可能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景象。
原來,
不同人對香港電影的印象如此不同──
「香港電影好像刻意淡化了中港矛盾」
「自雨傘運動後,現實中的警察已經不像電影裡般英雄了」
「《半斤八兩》描述打工仔的寫照」
香港聲音
「特別崇拜香港警察」
「香港電影題材很大膽」
「香港人有一種老上海小市民的氣氛」
「香港比內地更加開放」
「《重慶森林》有一種藍色的感覺,代表了香港的氣質,就是憂鬱、整潔,但就是帶給人一種難以接近的感覺」
內地聲音
參與沙龍

嗨!如果你希望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討論香港電影,並且希望跟他們一起分享彼此的香港故事,探討電影與現實的差別、了解更多的香港文化,那麼,歡迎你掃碼加入我們的線下沙龍組織!我們會每月安排一次沙龍活動,跟大家一起說出你的故事。
<<<
趕快掃碼加入吧!
(入會有驚喜)
bottom of page